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鼻塞或流涕、咳嗽或喘息、发热或体温不稳定、喂养困难。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急促: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40-60次,若持续超过60次需警惕感染。呼吸急促可能伴随胸部凹陷或鼻翼扇动,提示肺部通气受阻。因新生儿胸壁肌肉薄弱,呼吸代偿能力差,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绀。
2.鼻塞或流涕:鼻腔分泌物增多会导致呼吸费力,尤其哺乳时易呛咳。新生儿鼻道狭窄,轻微肿胀即可阻塞气道,需区分生理性黏膜水肿与感染性分泌物。黏稠黄绿色脓涕多提示细菌感染。
3.咳嗽或喘息: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若出现频繁呛咳或高调喘鸣音,可能为下呼吸道感染。喘息声多因细支气管痉挛或黏液堵塞,需注意是否伴随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4.发热或体温不稳定:部分患儿体温升高至38℃以上,早产儿更易出现体温不升。新生儿中枢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波动可能早于其他症状出现,需结合环境因素综合判断。
5.喂养困难:吸吮时呼吸节奏紊乱会导致拒奶或摄入量减少。缺氧或咽部不适可能使新生儿哭闹减弱,表现为嗜睡或反应低下,需警惕能量摄入不足引发的脱水或低血糖。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保持环境通风湿润,减少探视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密切监测体温及呼吸频率,记录每日尿量及进食情况,必要时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