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出血,常见于炎症累及尿道或膀胱黏膜时。出血通常表现为尿液颜色变红或粉红,或卫生纸上可见血丝,严重程度因感染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
泌尿系统感染引发出血的原因多样。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后,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少量出血。急性膀胱炎或尿道炎患者排尿时可能伴随灼痛感,尿液混浊带血。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也可能引起血尿,但多伴随腰痛、发热等症状。特殊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时,出血概率更高。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更易因感染出血。
出现血尿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掩盖病情。检查需明确出血来源,尿常规、尿培养可鉴别感染类型。治疗期间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性。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减少刺激。忌食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黏膜充血。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注意外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反复发作的患者需排查糖尿病、泌尿系统结石等潜在诱因。绝经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增强黏膜抵抗力。血尿伴随剧烈腰痛或发热不退时,需警惕严重并发症,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