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气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易感冒等。气虚是中医常见证候,多因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或劳累过度导致元气耗损,脏腑功能减退。典型表现包括精神不振、肢体倦怠、语音低微、食欲减退等,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头晕目眩、心悸胸闷等症状。
展开而言,不同脏腑的气虚症状存在差异。肺气虚者常见咳嗽无力、动则气喘;心气虚多伴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脾气虚易出现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肾气虚则表现为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气虚体质者通常抵抗力下降,稍受风寒即引发感冒,伤口愈合较慢,女性可能伴有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尽。舌象多淡胖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
需注意区分气虚与其他虚证或实证。单纯气虚可通过黄芪、党参等补气药材调理,但若兼夹湿邪或血瘀,需配伍化湿活血药物。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加重耗气,饮食宜清淡温补,忌生冷油腻。长期气虚未改善或出现严重症状如晕厥、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