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喉阻塞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严重病症,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危及生命。该病多发于婴幼儿,由于喉部组织疏松、气道狭窄,炎症或异物容易引发水肿和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性喉阻塞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如急性喉炎、过敏反应、异物吸入或外伤。病情进展迅速,典型症状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及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和紫绀。婴幼儿因代偿能力差,缺氧症状通常更明显,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呼吸衰竭。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喉镜检查可明确阻塞程度,但需避免刺激加重痉挛。治疗需立即保持气道通畅,给予吸氧,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水肿,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过敏反应需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缓解局部炎症。
家长发现儿童有喉阻塞迹象时,应立即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加重缺氧。可尝试冷空气吸入缓解喉部水肿,但切勿自行用手指探查口腔。及时就医至关重要,转运过程中需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平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3岁以下儿童避免进食坚果等易呛咳食物。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Hib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医护人员处理时需准备气管插管设备,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警惕病情突然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