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导尿管确实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这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尿管作为侵入性医疗设备,破坏了尿道自然防御机制,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感染风险更高,短期使用也可能因操作不当引发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尿道本身存在正常菌群,导管的插入可能将细菌带入膀胱。导管表面易形成生物膜,细菌可附着繁殖并抵抗免疫系统和抗生素作用。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大。开放式导尿系统比密闭式更易感染,护理不当如尿液反流或集尿袋更换不及时也会增加风险。老年患者、女性、免疫力低下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可能与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有关。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插管前需彻底消毒会阴部,使用一次性无菌导尿包。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避免反复插拔。保持集尿系统密闭,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每日清洁尿道口,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鼓励多饮水维持尿流冲刷作用,尽早拔除不必要的导尿管。出现尿液浑浊、发热或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护人员需定期评估留置必要性,患者及照护者应掌握正确护理方法。通过规范管理和细致护理,可显著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