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草在传统医学中常被认为有助于缓解肾结石症状,但现代医学尚未明确证实其治疗有效性。部分民间经验表明,双肾草可能通过利尿或抗炎作用辅助排石,但缺乏严谨的临床研究支持其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双肾草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皂苷等,传统用法多为煎服或泡水,旨在促进排尿、减轻结石引发的疼痛。部分动物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可能抑制草酸钙结晶形成,但人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肾结石的形成涉及代谢异常、饮食等因素,现代医学通常采用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或手术等方案。若尝试双肾草,需结合医生指导,不可替代正规治疗,尤其对于较大结石或伴随感染的情况。
使用双肾草时需注意过敏风险,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自行服用。草药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利尿剂或抗凝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若出现血尿、剧烈腰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任何草药疗法均需以科学诊断为基础,不可轻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