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中确实可能导致听力受损甚至永久性耳聋。声音强度超过85分贝时,内耳毛细胞会因持续超负荷工作而逐渐凋亡,这种损伤具有不可逆性,临床表现为噪声性聋。工厂机械、演唱会音响或长期佩戴耳机音量过大,均属于高风险因素。
噪声对听力的损害呈现累积效应。短期接触强噪音可能仅引发暂时性阈移,表现为耳鸣或耳闷胀感,休息后可恢复。但反复暴露会导致毛细胞不可逆死亡,听力曲线在4000-6000赫兹频段最先出现凹陷型下降。军事人员、建筑工人等职业群体中,噪声性聋占比高达35%。除听力损失外,持续噪音还会引发焦虑、睡眠障碍等神经内分泌紊乱。
预防噪声性聋需采取分级防护。日常使用耳机应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设备最大输出的60%,单次使用少于60分钟。接触85分贝以上环境时,建议佩戴降噪耳塞或防护耳罩,并每2小时远离声源休息。出现耳鸣、耳痛或听不清高频声音等症状,需立即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孕妇及儿童对噪音更敏感,家庭环境中需避免持续使用高音量家电。医疗机构对职业性噪声暴露者要求每年进行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可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