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症状包括发热、咽痛伴灰白色假膜、声音嘶哑或失声、颈部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等。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白喉患者常出现中度至高度发热,体温可达38-40℃。发热多持续数日,伴随全身不适感。体温升高与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有关,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发热期间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见面色潮红、皮肤干燥等体征。
2.咽痛伴灰白色假膜:特征性表现为咽部剧烈疼痛,扁桃体及咽后壁可见灰白色膜状物。假膜由坏死组织、纤维蛋白和细菌共同构成,质地致密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可能导致出血,假膜范围可扩散至喉部。部分患者伴有吞咽困难,进食时疼痛加剧。
3.声音嘶哑或失声:喉部受累时声带出现炎症水肿,导致发声异常。初期表现为声音低沉沙哑,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完全失声。严重时假膜阻塞声门,引发急性喉梗阻。该症状常见于婴幼儿,因喉腔狭小更易发生气道阻塞。
4.颈部淋巴结肿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形成牛颈样肿胀。淋巴结质地较硬,触痛明显,直径可达3-5cm。肿大淋巴结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颈部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见淋巴结周围软组织水肿,皮肤表面温度升高。
5.呼吸困难:喉部假膜或水肿导致气道狭窄时出现。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严重者出现口唇紫绀、烦躁不安等缺氧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是白喉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白喉为法定传染病,确诊后需立即隔离治疗。接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未免疫者需紧急预防接种。治疗期间需监测心肌损害等并发症,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注意营养支持,避免剧烈运动。假膜脱落期警惕气道阻塞风险,备好气管切开包等急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