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共有361个穴位,这是传统中医经络学说中确认的标准数量。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12条正经和任督二脉上,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功能,构成了中医针灸与推拿治疗的基础体系。
穴位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实践总结而成。361个穴位中,包含52个单穴和309个双穴。单穴位于人体正中线,如百会、膻中;双穴左右对称分布,如合谷、足三里。每个穴位与脏腑、经络相通,刺激穴位可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病或保健效果。现代研究也发现,穴位部位常存在神经、血管密集分布,部分穴位与内脏存在神经反射关联。
使用穴位治疗需谨慎。非专业人士不宜随意针刺或强力按压穴位,尤其孕妇、体弱者及特殊部位如颈部的穴位。部分穴位如合谷、三阴交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孕期禁用。针灸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穴位刺激强度与时间需因人而异,过度刺激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治疗,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