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规范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肺炎患儿所处环境需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冷风直吹。空气流通可降低病原体浓度,减少呼吸道刺激。湿度控制在50%-60%,干燥空气易加重咳嗽。避免接触油烟、粉尘等刺激性气体。冬季使用加湿器需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
2.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腋温超过38.5℃需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皮肤吸收中毒。发热期间减少衣物包裹,以利散热。持续高热或体温波动超过3天应及时就医,警惕并发症。
3.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少量多次喂温水或母乳,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每公斤50-80mL。水分不足会导致痰液黏稠,加重呼吸困难。可适当给予梨汁、白萝卜汤等润肺饮品。观察尿量及颜色,尿液深黄提示脱水需加强补液。
4.维持呼吸道通畅:采用拍背排痰法,手掌空心由下向上轻叩背部,每次5分钟,每日2-3次。婴儿鼻塞可用生理盐水滴鼻后吸出分泌物。半卧位或抬高头部30度可缓解呼吸急促。雾化治疗后及时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皮肤。
5.遵医嘱规范用药:抗生素需按疗程足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止咳糖浆服用后半小时内禁水,以保持药效。记录用药时间及反应,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就医。中药汤剂宜温服,与西药间隔1小时以上。
护理期间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易消化流质为主。观察精神状态,嗜睡或烦躁需警惕病情加重。恢复期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复查胸片。接触患儿前后需彻底洗手,污染物单独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