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补充水分、正确使用药物、保证充足休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浓度,降低感染风险。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直接吹风。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防止加重呼吸道症状。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指标。体温超过38.5℃需采取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药。呼吸急促、嘴唇发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记录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便于医生判断病情进展。
3.合理补充水分:肺炎患儿易出现脱水,应少量多次喂水或母乳。温水、米汤等温和液体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避免甜腻饮料或冷饮,以防刺激呼吸道。如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
4.正确使用药物: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或止咳化痰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喂药时抬高头部,避免呛咳。雾化治疗后轻拍背部帮助排痰。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及时反馈医生。
5.保证充足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或哭闹。睡眠时垫高肩背部,缓解呼吸不畅。创造安静环境,避免强光或噪音干扰。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
护理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前后洗手。饮食以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定期复查,确保彻底康复。如症状持续或加重,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