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出现血尿通常源于泌尿系统黏膜的炎症或损伤。感染引发尿道、膀胱或肾脏等部位充血水肿,黏膜脆弱易破损,导致红细胞渗入尿液中形成血尿。严重时可能伴随组织糜烂或微小血管破裂,使血液直接混入排泄物。
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会侵袭尿路上皮细胞,触发局部免疫反应。炎症过程中释放的炎性介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细菌毒素可能直接破坏毛细血管壁。膀胱三角区等特殊部位黏膜富含血管,更易因感染出现渗血。肾盂肾炎时肾实质感染可造成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部分患者排尿末段带血提示病变位于膀胱颈部,全程血尿则可能来源于上尿路。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形成肉芽肿或溃疡性病变,进一步加重出血风险。
出现血尿需及时就医明确感染部位及程度,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精准用药。治疗期间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促进细菌及炎性物质排出。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摄入,减少泌尿系统刺激。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评估是否存在复杂感染因素。影像学检查排除结石、肿瘤等合并症,反复血尿患者建议进行膀胱镜或静脉肾盂造影。抗生素疗程需足量完成,停药后复查尿常规确认炎症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