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引起的血尿中确实含有血液。当泌尿系统发生感染时,炎症可能导致尿道、膀胱或肾脏的黏膜受损,血管破裂后红细胞进入尿液,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或镜下可见的血尿。
尿路感染引发血尿的机制与感染部位密切相关。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后,局部组织充血水肿,黏膜屏障被破坏,微小血管渗血。若感染波及肾脏如肾盂肾炎,炎症反应更强烈,可能出现大量血尿。部分患者尿液呈洗肉水样或伴有血凝块,而轻微出血仅通过显微镜检出。除感染外,结石、肿瘤或外伤也可能导致血尿,需结合其他症状如尿频、尿痛、发热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明确病因。
出现血尿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尿路感染通常需抗生素治疗,但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导致耐药性。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月经期留尿,以防假阳性结果。日常应多饮水、保持外阴清洁,减少感染风险。若血尿伴随腰痛、高热或排尿困难,可能提示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反复发作的血尿需进一步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