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通常不需要切除子宫,多数情况下通过药物治疗即可有效控制。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或月经不规律。治疗以抗生素为主,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通常1-2周即可缓解症状。如果炎症反复发作或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如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调整治疗方案。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如炎症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脓肿形成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疾病时,医生才会考虑手术切除子宫。
患者应注意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有助于预防感染复发。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药物治疗无效,需警惕病情进展,及时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随访,关注激素变化及盆底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