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时不宜按压耳朵。按压动作可能增加耳道内压力,导致穿孔扩大或引发感染,甚至将耳道分泌物推入中耳腔,加重病情。
鼓膜穿孔多由外伤、感染或气压骤变引起,其自然愈合需保持干燥与避免刺激。按压耳朵可能破坏鼓膜修复过程中的脆弱组织,延缓愈合进程。若存在炎症,外力压迫可能促使细菌扩散至中耳或内耳,诱发中耳炎、迷路炎等并发症。游泳、洗头时也需避免耳道进水,减少感染风险。部分患者因耳痛或耳鸣试图通过按压缓解症状,但此举可能适得其反,正确做法是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师评估后采取抗感染治疗或手术修补。
日常需避免掏耳、用力擤鼻涕及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佩戴耳机时应调低音量,减少声波对穿孔部位的震动刺激。若出现耳内流脓、听力骤降或眩晕,需立即就诊,排除胆脂瘤或听骨链损伤等严重问题。治疗期间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切勿自行冲洗耳道。儿童患者更需警惕反复感染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家长应监督其避免揉搓耳朵。定期复查耳镜可监测愈合情况,多数小型穿孔在3-6周内自愈,较大缺损可能需显微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