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鼓膜穿孔是否严重取决于穿孔的大小、位置以及引发原因。小穿孔通常可以自愈,而大穿孔或由感染、外伤引起的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避免并发症如听力下降或中耳感染。
鼓膜穿孔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外伤或气压变化。中耳炎是儿童穿孔的主要原因,而掏耳朵或头部外伤也可能导致穿孔。症状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或耳漏液。小穿孔可能在几周内自行愈合,大穿孔或持续感染需就医。医生可能建议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时需手术修补鼓膜。听力测试和耳镜检查可确诊穿孔程度,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避免耳朵进水,洗澡或游泳时使用耳塞。不要自行掏耳朵,以免加重损伤。感冒或鼻炎时及时治疗,防止中耳压力异常。若出现耳痛、流脓或听力骤降,立即就医。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防止气压变化影响愈合。遵医嘱使用滴耳液,不可滥用药物。定期复查确保鼓膜恢复,长期未愈合需考虑手术修补。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预防感染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