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判断依据包括乳房胀痛或触痛、乳房肿块质地韧而不硬、症状随月经周期变化、乳头溢液多为双侧非血性、超声或钼靶显示腺体结构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乳房胀痛或触痛:乳腺增生患者常出现周期性疼痛,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疼痛多为双侧弥漫性,也可局限于某一区域,触诊时腺体增厚伴明显压痛,但无局部皮肤红肿或发热等炎症表现。
2.乳房肿块质地韧而不硬:触诊可发现单个或多个颗粒状、条索状结节,边界不清,活动度良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大小和硬度随激素水平波动,月经后可能缩小变软,此特征可与恶性肿瘤鉴别。
3.症状随月经周期变化:乳腺增生与内分泌紊乱相关,典型表现为经前期乳房胀痛加剧、结节增大,经后症状减轻。若疼痛或肿块持续存在且无周期性变化,需警惕其他病变可能。
4.乳头溢液多为双侧非血性:少数患者出现乳头溢液,液体常为透明或淡黄色,多孔溢出,按压乳腺区可诱发。血性溢液或单孔溢液需进一步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疾病。
5.超声或钼靶显示腺体结构紊乱:影像学检查可见腺体增厚、回声不均或散在囊性变,钼靶可能显示片状密度增高影,但无恶性钙化或毛刺征。若影像提示可疑病灶,需结合活检明确诊断。
乳腺增生属于良性疾病,但需定期复查监测变化。避免过度按压乳房,减少高脂饮食及精神紧张,选择合适内衣减少局部压迫。若疼痛影响生活或发现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