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斑点或斑块,通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该病的病因主要是由念珠菌,尤其是 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这种真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口腔、肠道等部位,但在免疫力低下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可能会过度生长,导致感染。
鹅口疮的症状通常包括口腔内白色的奶酪状斑块,可能伴随疼痛、红肿等不适感。进食时可能会感到疼痛,导致食欲下降。除了口腔症状外,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轻微的发热、烦躁等全身症状。鹅口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使用抗生素、口腔卫生不良、营养不良等。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母乳喂养期间若母亲存在念珠菌感染,也可能通过乳头传播给婴儿。及时识别和治疗鹅口疮对于防止病情加重至关重要。
在日常护理中,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治疗鹅口疮的重要措施。定期清洁口腔,使用柔软的纱布或湿巾轻轻擦拭口腔内的白斑,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减少不适感。同时,注意观察婴儿的饮食情况,确保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若发现症状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家长在照顾患儿时,应注意自身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在哺乳期间,保持乳头的清洁,必要时可使用医用乳膏进行护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习惯对于小儿鹅口疮的预防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