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斑块,常见于婴幼儿。此病通常由 白假丝酵母菌引起,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的幼儿中更为常见。鹅口疮不仅影响口腔,还可能导致喂养困难,影响营养摄入。
鹅口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口腔卫生不良、抗生素使用、免疫力低下等。通常情况下,健康的口腔环境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但当口腔内的菌群失衡时,真菌便会过度繁殖,形成鹅口疮。症状表现为口腔内的白色斑块,通常位于舌头、颊部和牙龈上,触碰时可能会引起疼痛或出血。除了口腔症状,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热或烦躁不安。家长在发现孩子口腔内有异常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在预防和护理方面,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定期清洁婴幼儿的口腔,使用湿纱布轻轻擦拭口腔内的残留物,避免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和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鹅口疮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感染的儿童,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家长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确保疗程完整。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口腔不适。若孩子出现持续的疼痛或其他并发症,及时就医是必要的。重视口腔卫生和定期检查,能够有效预防小儿鹅口疮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