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引起头晕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遵医嘱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跌倒、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病情:脑梗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头晕可能是缺血加重的信号。需通过头颅CT或核磁共振明确梗死范围,排除脑出血。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静脉溶栓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神经功能不可逆损伤。
2.遵医嘱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扩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以及神经营养剂。需严格按剂量和时间服用,避免自行调整。部分患者需长期用药预防复发,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
3.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脑梗的重要诱因。血压过高可能加重脑水肿,过低则影响脑灌注,目标值通常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糖管理需兼顾空腹与餐后指标,避免波动过大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4.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跌倒:急性期头晕常伴随平衡障碍,突然起身易引发跌倒甚至骨折。建议抬高床头30度以减轻颅内压,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床边设置护栏,必要时使用助行器,如厕时需专人陪同。
5.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尽早介入康复,包括前庭功能训练如眼球追踪、平衡练习如坐位到站立转移。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个性化方案,逐步增加强度,改善头晕症状并预防肌肉萎缩。
脑梗急性期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食物质地。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变化,出现呕吐或头痛加剧立即就医。康复过程需耐心,症状缓解后仍需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