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意识状态评估、脑神经功能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功能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意识状态评估:意识状态评估主要观察清醒程度、定向力和注意力等表现。通过对话判断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认知能力,观察是否出现嗜睡、昏睡或昏迷等异常状态。检查过程中需注意言语反应是否合理,能否完成简单指令。意识障碍可能提示大脑皮层或脑干网状结构受损。
2.脑神经功能检查:脑神经功能检查涵盖十二对脑神经的功能测试。包括嗅觉、视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与运动、听力及平衡、吞咽和发音等。例如观察瞳孔对光反射、面部表情肌活动、舌肌运动等。异常表现可能反映特定脑神经或相关中枢结构病变。
3.运动系统检查:运动系统检查观察肌肉力量、肌张力及协调性。通过对抗阻力测试肢体肌力,观察有无肌萎缩或异常运动如震颤。检查共济失调可通过指鼻试验或跟膝胫试验。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可能提示锥体系或小脑病变。
4.感觉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测试浅感觉、深感觉及复合感觉。使用棉签轻触皮肤检查触觉,用冷热物体测试温度觉,用钝针评估痛觉。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属于深感觉检查。感觉异常分布有助于定位神经损伤节段。
5.反射功能检查:反射功能检查包括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叩诊锤测试膝跳反射等深反射,腹壁反射属于浅反射。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锥体束损害。反射亢进或减弱可反映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异常。
检查前需确保环境安静,避免干扰。检查顺序应系统化,从意识状态到反射逐项完成。记录结果时需详细描述异常表现及分布范围。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判断预后很重要。检查手法需规范,避免误导性操作。结合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