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可以通过针灸治疗缓解症状。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能够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局部炎症,对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麻木和活动受限有一定改善作用。临床观察显示,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减轻神经压迫,促进患处血液循环,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机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针刺阿是穴疼痛点及足三里、肾俞等穴位,能松弛肌肉痉挛,降低骨刺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另一方面,针灸可激发人体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如内啡肽,帮助缓解慢性疼痛。对于颈椎或腰椎骨质增生,配合电针、温针等强化手法,效果更为显著。部分患者经疗程治疗后,关节功能得到改善,但需注意针灸无法消除已形成的骨刺,重点在于症状管理。
接受针灸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操作规范。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或局部皮肤感染者不宜施针。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凉或过度劳累,结合适度康复锻炼增强疗效。若出现晕针或持续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咨询医师。骨质增生患者还需综合评估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联合药物、理疗或手术干预。针灸作为辅助手段,需在专业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