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呕吐可以通过推拿特定穴位缓解症状,如揉板门、清胃经、推天柱骨等手法,帮助和胃降逆、止呕。推拿时需根据具体病因调整手法,如受寒呕吐配合温中散寒穴位,积食呕吐配合消食导滞穴位,以达到更好效果。
推拿前需明确呕吐原因,常见病因包括受凉、积食、脾胃虚弱等。揉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动100-300次,能健脾和胃;清胃经是从腕横纹向拇指根方向直推200-400次,可清中焦湿热;推天柱骨需用食指中指自上而下直推颈后发际至大椎穴100-300次,有降逆止呕作用。积食呕吐可加运内八卦100-200次,受寒呕吐可配合揉外劳宫50-100次。推拿力度需轻柔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操作时可用爽身粉或精油润滑。
推拿需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操作。皮肤破损、高热或呕吐伴随严重脱水、意识障碍时禁用推拿,需立即就医。推拿后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少量饮用温开水。若推拿2-3次无效或呕吐加重,应及时检查排除肠梗阻、脑膜炎等急症。推拿仅为辅助手段,严重呕吐需配合补液或药物治疗。操作者指甲需修剪圆钝,避免抓伤皮肤,推拿后观察排便情况以判断积食是否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