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使用退热药物控制体温、局部用药缓解口腔溃疡疼痛、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手足口病患儿需要充分休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体力消耗。由于口腔溃疡可能导致进食困难,应鼓励少量多次饮水,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加重疼痛。脱水是常见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必要时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
2.使用退热药物控制体温:体温超过38.5℃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发热期间每4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3.局部用药缓解口腔溃疡疼痛:使用康复新液等具有修复作用的漱口液含漱,或喷涂西瓜霜喷雾剂促进溃疡愈合。进食前可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减轻疼痛。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保持口腔卫生但不宜过度清洁。
4.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疱疹部位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抓挠导致破溃。未破损疱疹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已破溃处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剪短指甲减少皮肤损伤风险。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重点关注神经系统症状如持续呕吐、肢体抖动、嗜睡,以及循环系统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重症征兆需立即住院治疗,早期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患病期间需隔离两周。玩具、餐具等物品每日消毒,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恢复期仍可能排毒,需继续做好防护措施。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适龄儿童及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