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大肠经推拿可通过清大肠、补大肠、推三关、揉天枢、掐揉合谷等手法操作。具体分析如下:
1.清大肠: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能清热导滞通便,适用于实证便秘或湿热积滞。操作时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指腹匀速推动,力度需均匀渗透,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推拿方向与补法相反,注意辨别虚实证候,虚寒腹泻者禁用此法。
2.补大肠:从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100-300次,可温中止泻固肠,主治虚寒性腹泻。推拿时拇指指腹紧贴皮肤,动作轻柔连贯。此法与清大肠方向相反,需配合补脾经等手法增强疗效。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实热证不宜使用。
3.推三关: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直线,用拇指桡侧或食中指面向上直推100-500次。具有温阳散寒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伴便秘。操作时保持手臂自然平放,推动速度每分钟120次左右。高热或阴虚火旺者慎用,推后宜饮温水。
4.揉天枢:脐旁两寸处用中指端按揉50-100次,能调理肠腑气机。双指同时对称揉动,力度以局部微热为佳。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操作,肠套叠等急腹症禁用。配合摩腹效果更佳,顺时针为通便,逆时针止泻。
5.掐揉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凹陷处,先掐3-5次后揉20-30次,可通络止痛。操作时拇指垂直向下按压,得气后作环旋揉动。用于腹痛伴便秘时需配合腹部手法,局部皮肤破损禁用。力度以小儿能耐受为度,掐法时间不宜过长。
推拿前修剪指甲避免划伤,保持环境温暖避风。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操作,急性感染期或皮肤损伤处禁用。手法需轻柔连贯,观察小儿反应及时调整力度。推拿介质选用爽身粉或橄榄油减少摩擦。持续三天无效或症状加重需就医,不可替代必要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