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可能伴随肺部感染、压疮、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深静脉血栓。具体分析如下:
1.肺部感染:意识障碍患者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肺炎。长期卧床使肺底部通气不足,增加坠积性肺炎风险。痰液淤积可能进一步加重缺氧,甚至引发呼吸衰竭。需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2.压疮:长期卧床使局部皮肤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组织缺血坏死。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最易发生。早期表现为皮肤发红,进展后形成溃疡甚至深达骨骼。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更换体位是预防关键。使用气垫床可减轻压力。
3.营养不良:吞咽困难导致进食减少,能量摄入不足引发消瘦和低蛋白血症。胃肠蠕动减弱可能伴随腹胀或便秘。长期营养不良会延缓组织修复,降低免疫力。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定期监测体重和血清蛋白水平。
4.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影响口渴中枢调节,饮水不足易致脱水。呕吐或腹泻可能引发低钠、低钾血症。过度补液又可能导致水肿或心衰。需严格记录出入量,定期检测血钠、血钾及肾功能指标,调整补液速度和成分。
5.深静脉血栓:肢体活动减少使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共同促使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早期被动活动关节、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抗凝药物可有效预防。
意识障碍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护理重点在于预防并发症。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定期评估意识状态变化。营养支持需个体化调整,康复训练应尽早介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