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脑梗死后遗症头晕的治疗需结合药物、康复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干预。头晕多由脑部供血不足、前庭功能障碍或心理因素引起,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并预防复发。
脑梗死后头晕的药物治疗以改善脑循环为主,常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扩张脑血管,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复发。前庭功能异常者可短期使用倍他司汀调节内耳微循环,焦虑相关的头晕可配合小剂量抗焦虑药物。中医辨证施治也有一定效果,如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或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活血。康复训练方面,前庭康复操通过眼球运动、头部摆动等动作促进神经代偿,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走直线等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可缓解眩晕,高压氧治疗能提升脑组织氧浓度,促进功能恢复。
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避免波动过大加重头晕。日常保持规律作息,起床、转头时动作放缓,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诱发眩晕。饮食宜低盐低脂,戒烟限酒,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增强心肺功能。若头晕伴随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排除脑出血或再梗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防止出血风险。心理疏导同样重要,过度紧张可能放大头晕感受,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