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确实可能引起上火。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但过量或不当使用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体质偏热或阴虚火旺者更易出现此类反应。
艾灸的原理是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刺激经络,调和气血。正常操作可温通经脉、驱散寒湿,但热性体质者或夏季高温时施灸,可能打破体内阴阳平衡。例如,长期灸大椎、关元等壮阳穴位,可能加速气血燥热化火。部分人群施灸后未及时补充水分,或饮食辛辣油腻,会加重上火表现。艾绒燃烧产生的燥热之气若持续积聚,可能耗伤津液,引发便秘、失眠等虚火症状。
施灸前需辨证体质,湿热或实热体质者慎用。每次艾灸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每周2-3次为宜。施灸后建议饮用温水或淡盐水,避免立即进食燥热食物。若出现明显上火症状,可暂停艾灸并配合滋阴降火措施,如按揉涌泉穴、饮用菊花茶等。艾灸环境需保持通风,避免烟尘积聚加重燥热感。孕妇、高血压患者及皮肤敏感人群应在专业指导下操作,不可盲目自行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