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喉炎通过服用胃药可以缓解症状,但需结合病因综合治疗。胃药能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减少反流物对咽喉的刺激,从而改善咽喉炎症。单纯依赖胃药无法根治,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其他治疗手段。
反流性咽喉炎主要由胃酸反流至咽喉引起,胃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或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等可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咽喉灼痛、异物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需联合促胃肠动力药,加快胃排空,降低反流频率。抑酸治疗需持续4-8周,部分病例需长期维持用药。若症状反复,需排查食管功能异常或结构性病变,如食管裂孔疝。
治疗期间需避免高脂饮食、咖啡、酒精等诱发反流的食物,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cm。过度依赖胃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其他潜在疾病的诊断。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需警惕骨质疏松、维生素B12缺乏等副作用。若咽喉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进行喉镜或胃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病因。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