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确实可能导致下身疼痛。产后恶露是子宫恢复过程中排出的分泌物,包含血液、蜕膜组织等。恶露排出期间,子宫收缩、产道损伤未完全愈合或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引发下腹部或会阴部位的不适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通常与分娩方式、个人体质及护理情况密切相关。
恶露期疼痛主要与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有关。生理性疼痛多由子宫收缩引起,这是子宫复旧的正常表现,有助于排出残留组织和止血,通常呈现为间歇性隐痛,持续1-2周逐渐减轻。若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需警惕病理性原因,如宫腔残留物、感染或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可能伴随发热、恶露异味或脓性分泌物;宫腔残留则可能导致出血量突然增多或排出大块组织。哺乳时催产素分泌增加,可能加剧宫缩痛,但属于正常现象。
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变化。正常恶露初期为鲜红色,逐渐转为淡红或白色,总量不超过500毫升。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高峰期、持续鲜红色超过两周,或出现发热、恶臭分泌物,需及时就医。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以防感染。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但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疼痛明显时可尝试热敷或遵医嘱服用止痛药,但不可自行滥用药物。若伴随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检查是否失血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