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氧疗支持、雾化吸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退热对症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疗程通常7-10天。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期间需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重症患儿可能需要静脉给药,轻症可口服。
2.氧疗支持:低氧血症患儿需及时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2%以上。鼻导管或面罩给氧适用于多数情况,严重呼吸衰竭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气分析,避免氧中毒。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氧疗有效的前提。
3.雾化吸入:支气管痉挛或痰液黏稠的患儿可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黏液溶解剂,每日2-3次。雾化后拍背排痰有助于分泌物排出。操作时注意雾化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4.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或进食不足的患儿需静脉或口服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补液量根据年龄、体重及脱水程度计算,避免过快导致心衰。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评估补液效果,必要时检测血钠、血钾水平。
5.退热对症处理:体温超过38.5℃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可作为辅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退热同时需关注原发病治疗。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心率及精神状态变化,警惕病情恶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定期复查胸片或血常规评估疗效,出现嗜睡、抽搐等紧急情况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