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肝毒泻肝火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柴胡疏肝散、茵栀黄颗粒、逍遥散。具体分析如下:
1.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等组成,具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的功效。该药适用于肝胆火旺引起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症状。方中龙胆草苦寒沉降,主泻肝胆实火,黄芩、栀子辅助清热泻火,泽泻、车前子等利水渗湿,使湿热从下焦排出。使用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长期服用损伤阳气。
2.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丸以当归、龙胆草、芦荟为主药,兼具泻火通便、疏肝解郁的作用。适用于肝火炽盛兼便秘者,表现为烦躁易怒、头痛目赤、大便秘结。方中芦荟泻下通便,当归养血柔肝,避免苦寒药伤阴。但孕妇及体弱者禁用,以免泻下过度耗伤正气。
3.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以柴胡、香附、陈皮为核心,侧重疏肝理气、调和肝脾。适用于肝气郁结导致的胸胁胀满、嗳气叹息。柴胡升发肝气,香附理气解郁,白芍柔肝缓急,甘草调和诸药。该方偏于理气而非清热,故肝火上炎明显者需配伍清热药。
4.茵栀黄颗粒:茵栀黄颗粒含茵陈、栀子、黄芩等,专攻肝胆湿热证。针对身目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等症状,茵陈利湿退黄,栀子清热利尿,黄芩泻火解毒。现代多用于黄疸型肝炎辅助治疗,但寒湿黄疸者不宜。
5.逍遥散: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术等组成,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适用于肝郁脾虚引起的胁痛、月经不调、食欲不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薄荷助柴胡疏肝,生姜温中和胃。该方补泻兼施,适合长期肝郁体虚者调养。
上述中成药需根据具体证型选用,避免误治。肝火实证宜选苦寒泻火药,肝郁脾虚者宜调和为主。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