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加强心理疏导。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脑梗塞后可能出现血压、心率、体温等异常波动,需定时测量并记录,尤其关注血压变化以避免二次梗塞或出血。若出现意识模糊、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病人易发生痰液积聚,需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头部抬高15-30度可减少误吸风险,缺氧时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支持。
3.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骨突处涂抹润肤霜。肢体被动活动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穿戴弹力袜。
4.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可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训练。语言障碍者需从简单发音练习开始,配合手势交流。
5.加强心理疏导:病人常因肢体功能障碍产生焦虑抑郁,需耐心倾听需求,鼓励参与康复计划,家属避免流露消极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护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食物质地。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或肢体肿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