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能增加尿结石形成的风险,但并非直接导致尿结石的主要原因。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主要与感染引发的尿液成分改变和细菌作用有关。
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如变形杆菌能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氨和碱性环境,导致磷酸镁铵或碳酸磷灰石等感染性结石的形成。这类结石通常生长迅速,且与反复感染形成恶性循环。炎症可能促使尿液中结晶物质聚集,或破坏尿路上皮,为结石提供附着基础。大多数尿结石如草酸钙结石主要由代谢异常、脱水或饮食因素引起,感染仅作为次要诱因。
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需注意多饮水、保持排尿通畅,避免长时间憋尿。饮食上减少高盐、高草酸食物摄入,控制蛋白质过量。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功能问题,并及时治疗。结石患者应定期复查,感染合并结石时需根据结石成分和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用药,必要时通过手术或碎石治疗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