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确实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结石在泌尿系统中移动或滞留时,可能划伤黏膜或阻塞尿流,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从而引发感染。
尿结石形成后,可能停留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等部位。当结石阻塞尿路时,尿液无法顺畅排出,造成尿液滞留。滞留的尿液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尤其是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结石表面粗糙,可能损伤尿路内壁,破坏黏膜的天然防御屏障,使细菌更容易侵入组织。感染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若结石长期存在,反复感染可能发展为慢性炎症,增加治疗难度。
预防尿结石相关的尿路感染需从控制结石和感染两方面入手。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并促进小结石排出。饮食上避免高盐、高草酸或高嘌呤食物,可降低结石风险。出现排尿异常或疼痛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等手段明确诊断。若确诊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同时针对结石采取药物或手术干预。忽视症状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肾功能损伤,因此早期处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