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包括骨痛尤其是腰背或胸廓部位、持续疲劳且休息后无法缓解、反复感染如肺炎或尿路感染、贫血导致面色苍白或心悸、肾功能异常表现为泡沫尿或下肢水肿。具体分析如下:
1.骨痛尤其是腰背或胸廓部位:恶性骨髓瘤常侵犯骨骼,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部钝痛或隐痛,活动后加重。疼痛多集中于脊柱、肋骨等负重部位,易被误认为劳损。肿瘤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破坏,严重时可引发病理性骨折。夜间疼痛加剧是典型特征,需与骨质疏松鉴别。
2.持续疲劳且休息后无法缓解:由于异常浆细胞过度增殖,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这种疲劳与体力消耗无关,即使长时间睡眠仍无法改善。伴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可能被误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3.反复感染如肺炎或尿路感染:恶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球蛋白分泌异常,抗体水平下降。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最常见,表现为咳嗽发热或排尿灼痛。感染频率增高且迁延不愈,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需警惕免疫功能缺陷。
4.贫血导致面色苍白或心悸:肿瘤细胞侵占骨髓空间,影响红细胞生成。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血红蛋白持续低于正常值。贫血程度与肿瘤负荷相关,输血仅能暂时缓解,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5.肾功能异常表现为泡沫尿或下肢水肿:异常蛋白沉积损伤肾小管,早期可见尿中泡沫增多或夜尿频繁。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下肢凹陷性水肿。约半数患者确诊时已存在肾损伤,需及时干预防止尿毒症。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或补血药物。诊断需结合血液检查、骨髓穿刺及影像学评估,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注意监测体温、尿量及体力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