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热惊厥是体温骤升时出现的短暂性神经系统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眼球上翻或凝视。典型症状多在体温超过38.5℃时发生,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5分钟,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嗜睡。若发作时间超过15分钟、单侧肢体抽搐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警惕复杂性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新生儿高热惊厥多由感染性疾病诱发,如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或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弱,发热时易出现异常放电。临床诊断需结合病史与体格检查,重点排除脑膜炎、癫痫等器质性疾病。发作时应立即侧卧防止窒息,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形式,就医时需提供详细发作情况与体温变化曲线。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及脑电图有助于鉴别病因,影像学检查则适用于反复发作或局灶性抽搐病例。
处理新生儿高热惊厥需保持环境通风,松解衣物散热,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物理降温宜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用酒精或冰水。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需紧急送医,转运途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重点在于及时控制发热,体温超过38℃即可开始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疫苗接种、合理喂养可降低感染风险,有惊厥史的新生儿发热期间需加强监测,避免脱水或过度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