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吐血需立即就医、保持呼吸道通畅、禁食禁水、避免剧烈活动、配合医生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肝硬化吐血属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可能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必须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科或消化内科,途中尽量保持平卧位。医院会通过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并采取止血措施如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延迟就医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吐血时血液可能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应将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血块。若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需立即采取侧卧位,必要时由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避免仰头或坐起,以免加重出血或导致误吸。
3.禁食禁水:出血期间进食或饮水可能刺激胃肠道蠕动,加重出血。需严格遵医嘱禁食,直至医生确认出血停止。后续恢复饮食应从流质开始,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粗糙、过热或刺激性食物,防止再次出血。
4.避免剧烈活动:出血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活动以降低门静脉压力。翻身或移动时动作轻柔,避免腹压突然增高。出血停止后仍需限制体力活动,根据医生建议逐步恢复日常行动。
5.配合医生治疗: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输血补充血容量,或使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严格按医嘱服用止血药、抑酸药等,定期复查内镜评估治疗效果。若出血反复发作,需考虑手术或介入治疗如脾切除、分流术等。
肝硬化患者平时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与内镜,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控制盐分摄入以减少腹水,戒酒并慎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出现黑便、头晕等征兆时需及时就诊,不可自行服用止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