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吐血需立即就医、保持呼吸道通畅、禁食禁水、药物止血、必要时手术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肝硬化吐血属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需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急诊科会迅速评估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防止失血性休克。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延迟就医可能导致失血量增加,危及生命。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吐血时血液可能误入气管引发窒息。患者应采取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便于口腔血液流出。若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清除口腔血块,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医护人员可能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氧气供应。
3.禁食禁水:出血期间禁止摄入任何食物或液体,避免刺激消化道加重出血。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营养支持。出血停止后,需医生评估再逐步恢复饮食,通常从流质食物开始。
4.药物止血:常用止血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和血管加压素,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出血风险。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黏膜。输血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5.必要时手术干预:内镜治疗无效或出血量大时需手术。常见方式包括食管胃底静脉结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手术旨在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止再出血。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如感染或肝功能恶化。
肝硬化吐血后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内镜,控制原发病进展。饮食以软烂易消化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