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或不当地挖耳朵确实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外耳道皮肤薄嫩,过度清理容易造成损伤,引发炎症或感染,进而影响听力功能。使用尖锐工具还可能刺破鼓膜,导致传导性耳聋,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术修复。
外耳道具有自洁功能,耵聍耳垢通常会自动排出。过度清理反而会破坏这一机制,导致耵聍堆积或反向推入耳道深处,形成栓塞,压迫鼓膜并阻碍声波传导。挖耳工具若未消毒,可能引入细菌或真菌,诱发外耳道炎,出现疼痛、肿胀和暂时性听力减退。长期反复刺激还可能引起外耳道皮肤增厚或瘢痕狭窄,进一步影响听力。
清理耳朵时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棉签、发卡等硬物,以免将耵聍推入深处或划伤耳道。若出现耳垢堵塞,建议使用医用滴耳液软化后由专业医生清理。游泳或洗澡后耳道潮湿时,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轻柔吹干,而非频繁掏挖。如发现听力骤降、耳痛、流脓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等严重问题。日常保持外耳道干燥,减少不当干预,有助于维护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