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是一种传统中药材。龟甲来源于龟科动物的腹甲及背甲,经过特定炮制方法加工而成,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筋骨痿软等症。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药材,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含有胶原蛋白、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等药理作用。
龟甲在中医理论中归肝、肾、心经,其应用需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经典方剂如大补阴丸、龟鹿二仙胶均以龟甲为主药,配伍其他药材协同增效。炮制方法直接影响药效,生龟甲偏于滋阴潜阳,醋炙后更擅入血分、增强补肾作用。现代龟甲提取物对骨质疏松模型具有改善作用,其活性成分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使用时需注意野生龟类资源保护,2020年版《中国药典》明确仅允许使用人工养殖来源的龟甲,且需取得合法资质。
使用龟甲存在特定禁忌与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加重腹泻症状;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常规用量为9-24克,需先煎久煎以析出有效成分。不可与皂荚、沙参等药材同用,古籍记载存在配伍禁忌。购买时应选择表面有放射状纹理的正品,伪品如缅甸陆龟甲无药理活性。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现代药理学提示大剂量可能影响凝血功能。临床使用需结合患者体质调整配伍,传统煅淬法等特殊炮制工艺对保持药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