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掏耳朵确实存在掏聋的风险,尤其是操作不当或过度清洁时。外耳道皮肤脆弱,频繁掏挖可能损伤耳道甚至鼓膜,导致听力下降或感染,严重时可引发永久性听力损伤。
掏耳朵的工具如棉签、耳勺等容易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形成栓塞,反而影响听力。外耳道有自洁功能,耳垢会自然排出,过度干预会破坏这一机制。若工具不洁或用力过猛,可能划伤耳道引发炎症,甚至刺穿鼓膜。鼓膜穿孔后,细菌易侵入中耳,诱发中耳炎,长期不愈可能造成传导性耳聋。反复刺激耳道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增厚,引发慢性外耳道炎,进一步损害听力。
避免使用尖锐工具掏耳,减少掏耳频率。若耳垢过多或出现耳闷、听力下降,应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后可用棉球轻拭外耳。若出现耳痛、流脓或突然听力减退,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日常清洁只需用湿润毛巾擦拭耳廓即可,无需深入耳道。正确护理耳朵能有效预防损伤,保护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