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加重确实可能引起尿失禁。当膀胱黏膜因炎症刺激处于高度敏感状态,膀胱会频繁收缩,导致尿急、尿频甚至无法控制的漏尿。尤其急性膀胱炎或慢性膀胱炎急性发作时,尿失禁可能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即突然强烈的尿意后出现不自主排尿。
膀胱炎引发尿失禁的机制与炎症对膀胱功能的直接影响有关。病原体感染或理化刺激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神经末梢敏感性增高,即使少量尿液也会触发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同时,炎症可能干扰膀胱与尿道括约肌的协调功能,使尿道阻力下降。若合并前列腺增生、盆底肌松弛等基础疾病,尿失禁风险进一步增加。部分患者还可能因疼痛或恐惧排尿而刻意减少饮水量,导致尿液浓缩,加重膀胱刺激症状。
出现膀胱炎伴随尿失禁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或抗生素。诊断需通过尿常规、尿培养明确感染类型,必要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治疗需针对病因:细菌性膀胱炎需足疗程敏感抗生素,同时可配合M受体阻滞剂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期间应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忌辛辣酒精,穿着透气棉质内衣。老年患者或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潜在诱因。急性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但避免高强度运动加重黏膜出血。若72小时内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腰痛,需警惕上尿路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