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并非单纯依据肌瘤大小,而是综合症状、生长速度及生育需求等多因素评估。医学指南建议当肌瘤直径超过5cm并伴随明显症状如异常出血、压迫症状或影响生育时,通常需考虑手术干预。但具体方案需个体化制定,部分患者即使肌瘤较小但症状严重也可能需要手术。
肌瘤的手术决策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超声或MRI可明确肌瘤位置、数量及与内膜的关系。黏膜下肌瘤即使小于3cm若引发严重贫血,可能需宫腔镜切除;浆膜下肌瘤达8cm若无症状可暂观察。快速增长的肌瘤需警惕恶变风险,绝经后女性若肌瘤增大更应积极处理。合并不孕的患者,若肌瘤压迫宫腔或输卵管,即使体积较小也可能建议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选择取决于年龄、生育要求及肌瘤特性。
术前需完善贫血纠正与感染筛查,避免经期手术。术后注意病理检查排除肉瘤变可能,尤其对于短期快速增长的肌瘤。保守治疗者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妊娠合并肌瘤者,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肌瘤增大,但通常避免孕期手术。药物如GnRH-a可术前缩小子宫肌瘤,但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流失等副作用。最终治疗方案应由妇科医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权衡手术获益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