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风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风的发生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管理血压、血糖、血脂,结合规律运动与均衡饮食,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可控因素。定期监测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低于90mmHg;糖尿病患者需通过药物和饮食调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建议维持在7%以下;血脂异常者应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饮酒过量可能诱发房颤或血压波动,戒烟限酒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液循环。饮食上多摄入蔬菜、全谷物、深海鱼类,减少盐分和加工食品,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
预防中风需注意避免久坐、熬夜等不良习惯,这些行为可能加重代谢紊乱。情绪管理同样重要,长期焦虑或愤怒可能引发血压骤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等筛查,尤其是有家族史者。若出现突发性头晕、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应立即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治疗。部分人群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但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保持体重指数BMI在18.5-24之间,避免腹型肥胖,能减少心脏负担。综合干预可降低80%以上的中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