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症是中医学常见证候,指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的病理状态。该证候以情绪抑郁、胸胁胀满、食欲减退、大便溏泄等为主要表现,属于肝脾同病的典型范畴,反映了中医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的脏腑功能失调。
肝郁脾虚症的形成多与长期精神压力、情绪压抑有关。肝气郁结会阻碍气机运行,出现胁肋胀痛、嗳气叹息;肝郁日久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黏滞。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疲倦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脉弦细等体征。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原则,常用逍遥散、痛泻要方等方剂加减,结合情志调节改善气机郁滞。
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思虑或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以助肝气调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生冷油腻,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薏苡仁等健脾食材。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理气药物耗伤正气。肝郁脾虚症与情志密切相关,调节心理状态、培养兴趣爱好对缓解症状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