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内外踝骨折需及时就医固定制动、根据骨折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康复期进行循序渐进的关节功能锻炼、配合药物缓解疼痛与消肿、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固定制动:发生骨折后应避免移动患肢,使用夹板或支具临时固定,迅速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X光或CT结果判断骨折类型,采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防止二次损伤。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
2.根据骨折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若骨折移位严重或合并韧带损伤,需手术切开复位,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稳定骨折端。手术时机一般选在伤后1周内,避免局部肿胀影响操作。
3.康复期进行循序渐进的关节功能锻炼:拆除固定后,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踝关节屈伸、旋转练习,避免肌肉萎缩。中期加入抗阻训练,逐步恢复负重能力。后期可通过平衡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再次损伤。
4.配合药物缓解疼痛与消肿: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严重肿胀者可配合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术后或长期卧床者需预防血栓形成,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骨折后每4-6周需复查X光,观察骨痂形成及对位情况。若愈合延迟,需排查营养不良或局部血供问题。康复过程中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恢复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注意患肢保暖,防止寒冷刺激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心理上需保持耐心,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