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热和风寒是中医常见的两种外感证型,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原则不同。风热多因感受风热之邪,风寒则由风寒外袭引起,两者在症状上有明显差异。
风热证常见发热重、恶风轻,伴有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红苔薄黄等症状。小儿可能出现咳嗽痰黄黏、面红耳赤,甚至轻微出汗。风寒证则以恶寒重、发热轻为特点,常见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稀、舌苔薄白、无汗或少量汗出。风寒患儿通常不渴,喜热饮,且头痛、肢体酸痛较明显。风热证因热邪侵袭,易伤津液;风寒证因寒邪束表,卫阳被遏,需辛温解表。
辨别风热与风寒需结合症状细节,避免误治。风热证宜辛凉解表,如银翘散;风寒证需辛温发散,如麻黄汤。用药前应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选用寒凉或温热药物加重病情。饮食上,风热患儿可适量饮用绿豆汤、梨水;风寒患儿宜用生姜红糖水驱寒。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高热不退或出现惊厥,需及时就医。日常护理需保持环境适宜,风热证避免过热,风寒证注意保暖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