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秘可以选用乳果糖、开塞露等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作为缓泻剂,能软化大便并促进肠道蠕动;开塞露则用于临时缓解干硬粪便堵塞,但不宜长期依赖。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儿童便秘的药物治疗需结合病因。功能性便秘占多数,与饮食结构、排便习惯相关。乳果糖口服溶液安全温和,适合长期调理,通过渗透作用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开塞露通过甘油刺激肠壁引发排便反射,适用于急性症状,但频繁使用可能降低直肠敏感度。中药如麻仁丸也有润肠通便作用,但需辨证施治。部分儿童因缺钙或维生素D导致肠肌无力,需补充营养而非单纯通便。
使用药物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家长应避免自行购药,尤其刺激性泻药可能损伤肠道黏膜。服药期间需配合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水分摄入,培养定时排便习惯。若用药后仍无改善,或伴随腹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长期便秘可能引发肛裂或心理抗拒排便,需综合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