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在传统医学中常被用于辅助治疗小儿夜尿问题。其果实和叶子被认为具有温肾固精、缩尿止遗的功效,可能对部分肾气不足导致的遗尿患儿有一定改善作用。
覆盆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传统认为这些物质能温和调节膀胱功能。中医理论中,小儿夜尿多与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有关,覆盆子归肾、膀胱经,可通过补益肝肾来减少夜间尿量。现代研究也发现,覆盆子提取物可能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但具体机制仍需更多临床验证。使用时多配伍桑螵蛸、益智仁等中药增强疗效,或制成茶饮、药膳。
使用覆盆子前需明确夜尿病因,排除糖尿病、尿路感染等器质性疾病。体质偏热或阴虚火旺的患儿慎用,可能加重症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长期大量服用。食疗时可选择新鲜果实或干燥品,每日量不超过10克。若连续使用两周无改善,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腹泻等应立即停用。治疗期间需配合行为训练,如睡前限水、定时唤醒排尿等综合干预。